13869447766
13371116944
供应商派遣技术团队到工厂现场,负责设备的卸车、定位、机械安装及电气系统接线,确保符合车间布局规划(如输送线与现有包装机对接精度≤±5mm)。
针对编织袋特性(如 25kg 袋装面粉的柔软性),调试码垛机器人的抓取力度、垛型排列参数(如单层 5 袋 ×10 层的稳定性优化),并进行 72 小时连续空载试运行,测试设备运行精度(如重复定位误差≤±1mm)和速度(达标产能≥10 袋 / 分钟)。
设备操作流程:如通过 HMI 触摸屏设置垛型、启动 / 暂停生产线;
基础故障排查:如传感器误报警的复位方法、皮带跑偏的调整步骤;
安全规范:紧急停机按钮的使用场景、机械臂运行时的安全距离(≥2 米)。
提供理论与实操结合的培训课程,内容包括:
培训周期不少于 3 天,考核合格后颁发操作证书,确保工人能独立完成日常生产操作。
保修期通常为 1 年(可协商延长至 2 年),期间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(如伺服电机异响、光电传感器失灵),供应商需免费提供零部件更换(如轴承、编码器)和上门维修,不收取工时费。
针对易损件(如码垛抓手的硅胶垫、输送皮带),若在保修期内非人为损坏,也纳入免费更换范围。
4 小时内通过电话 / 远程协助诊断问题(如指导查看 PLC 故障代码);
若需现场处理,同城供应商 24 小时内、异地供应商 48 小时内(偏远地区可协商)抵达工厂,避免因停机导致生产损失(如按每小时停产损失 5000 元计算,响应速度直接影响成本)。
建立 7×24 小时售后热线,接到报修后:
零部件成本费:按市场价 8 折供应(如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),并承诺备件库存周期≤7 天;
工时费:按工程师级别定价(如高级工程师 300 元 / 小时,含差旅费),提前告知维修报价清单。
保修期结束后,供应商提供终身有偿维修服务,收费项目包括:
支持硬件升级:如更换更高负载的码垛机器人(从 100kg 升级至 150kg)、加装 AI 视觉检测系统(提升编织袋破损识别率至 99%);
软件免费迭代:提供垛型库更新(新增如 “品” 字形码垛模式)、控制系统兼容性优化(适配新 MES 系统对接),降低因技术迭代导致的设备淘汰风险。
机械部分:润滑各轴关节、紧固螺丝(扭矩达标率 100%)、检测皮带磨损程度(厚度损耗超过 20% 时建议更换);
电气部分:测试传感器精度(如重量检测误差≤±0.5kg)、清洁控制柜粉尘(防止短路)、检查电缆老化情况。
供应商按合同约定定期上门(如每季度 1 次),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:
巡检后出具《设备健康报告》,列出潜在问题及整改建议(如 “抓手气缸密封件预计 6 个月后需更换”),降低突发故障概率。
若设备配备物联网模块,供应商可通过云端平台实时监测运行数据(如码垛次数、各轴电机温度),提前预警异常(如电机温度超过 70℃时自动报警),实现 “预测性维护”,减少停机时间(据统计可降低 30% 非计划停机)。
如更换物料规格(从 25kg 编织袋改为 50kg)时,指导调整码垛参数(抓手压力、垛型层数);
协助优化生产流程(如通过调整输送线速度,将码垛效率提升 15%)。
为客户提供长期技术咨询,解答生产中遇到的问题:
当设备升级或工艺变更时,提供免费复训(如新增防粉尘功能后,培训工人正确使用除尘系统);
定期举办线上 / 线下技术交流会,分享行业案例(如某化肥厂通过码垛机升级降低 20% 人工成本),帮助客户提升设备使用效率。